安全教育(七)丨暑假将近,公安部发出3类交通安全提示!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和校园安全决策部署,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校园安全防范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云政办发〔2022〕31号)文件要求,按照近期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关于“校园安全工作”相关会议精神及文件要求。
暑期将近,少年外出游玩、农村留守学生到城市探望父母等,出行需求大幅度增加。
近日,公安部发布了3类,暑期少年学生交通安全预警提示。
暑期少年学生交通出行
将面临三类安全风险


一是暑期短途自驾出游需求增加,少年乘坐私家车出行风险上升,其中儿童单独留在车内,未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头、手伸出车外等原因导致的儿童伤害问题较为突出。
二是12周岁以上少年骑自行车,甚至违法驾驶机动车风险加大。12周岁以上少年独立意识增强,城市里假期结伴去公园体育场等场所,农村里结伴去集市或县城机会增加,但少年行为状态具有随机性和爆发性,容易在行为上表现出过度自信,导致危险防范意识缺失,有的甚至违法驾驶机动车、电动自行车,增加交通安全风险。
三是国省道路停车场出入口等场所少年交通事故风险较高,在暑期少年独自外出活动的机会较多,特别是农村少年在村边国省道路附近玩耍、打闹现象比较常见。从抽样调查结果看,暑期少年在国省道路停车场出入口等场所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增加,尤其是忽然加速猛跑,中途折返等导致的事故风险较高。


暑期少年儿童
为啥交通事故频发?


❖监护人的监护水平直接影响儿童的交通安全。监护人有义务对未成年人的思想、行为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和管理,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在事故案例中将儿童独自留在车内、放任儿童在车辆周围玩耍、允许儿童在道路上骑平衡车或玩具车、教儿童驾驶机动车等行为非常常见。虽然大部分监护人没有伤害孩子的主观故意,但儿童还是因为监护人的失职行为发生危险甚至死亡,监护人监管不力、严重失职是导致此类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这些交通安全知识要点
家长务必讲给孩子听


行走篇
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报,避免坠入下水管道竖井。
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在雾、雨、雪天,最好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以便于机动车司机尽早发现目标,提前采取安全措施。
过马路篇
穿越马路,要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
穿越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在有过街天桥和过街地道的路段,应自觉走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不要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护栏和隔离墩。
穿越马路时,要走直线,不可迂回穿行;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应先看左边,再看右边,在确认没有机动车通过时才可以穿越马路。
骑车篇
骑车安全要记住“5要,5不要”。
5要: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骑行,骑车转弯时要伸手示意,横穿马路要下车推行,骑车要集中注意力,要远离大型车辆转弯时内侧区域。
5不要:不满12周岁不能在道路上骑车,不要骑车带人,不要追逐竞驶,不要脱手或手拿东西骑车,骑车时不要攀附其他车辆。
乘车篇
不管是坐公共汽车还是其他车辆,都应该坐稳,不可在车厢内跑来跑去。儿童上下车时要注意待车停稳后再上下。
汽车行驶时,不要将头、手臂伸出窗外,因为这样有可能会造成刮伤。乘坐小车的儿童,一定要系好安全带。


@各位老师家长
事关孩子交通安全
这几句再怎么提醒也不为过

不闯红灯,过马路走斑马线;
骑自行车不大撒把,不戴耳机听歌;
遇到大货车,一定要远离;
不在公交车上疯闹;
如果车门关闭,不要强行上车;
乘坐正规营运车辆,不打黑车;
乘坐出租车,记得留意车牌号;
上车后记得给家长或朋友打电话报平安;
乘车要系好安全带;
如遇危险,立刻拨打110报警。
孩子安全无小事,
请记住,
安全永远第一位,
愿孩子们平安每一天!